2018年3月1日

2018年03月: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成祈禱(人物專訪)

作家林立青小時候家裡擺攤賣神像,因著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與妹妹有了上教會的機會,更因著神的祝福和計畫,開啟他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撰稿、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寶瓶文化、林立青、賴小路





透過禱告書寫《做工的人》
叛逆的林立青在教會被接納,14 歲那年受洗成為基督徒。長大後在工地當監工,透過禱告書寫記念他所見的人們,出版《做工的人》一書,意外成了台灣暢銷書,也讓耶穌的價值透過這些故事展開。《做工的人》描寫一個青年監工對於底層社會環境的批判與關懷,當初抱持「做工的人疼惜做工的人」的心情,記錄他在工地現場工作所見的實況,完整的揭露了基層勞工處境,書在還未上市前,就已經引起熱烈討論及轉載;書一上市,立即站上暢銷書排行榜。

這本書是他在工作之餘寫下的工地百態,寫實的故事打動很多人的心。在獲得高度評價之際,他坦言,原本預期賣個三千本就算完成這一件事,想不到的結果令他意外。《做工的人》這本書,後來被歸類為紀實文學、現實主義、批判主義文學等。但也有教會的弟兄姊妹說他文章裡有基督的精神,編輯也說他偷渡基督教思想,他坦言,其實是自然流露的情感,因為他是透過禱告寫下每字每句。

他回憶當時,自己是管理工地的監工,成天跟工人在一起,安排工作進度,監督他們完成,閒暇之餘他會上網寫寫文章。但有段時間因為媽媽手術,於是他決定不再加班,早點回家照顧母親,趁空檔他開始在網路上書寫一些工作所見的實況,他回憶,當時寫了第一篇文章〈八嘎囧〉,其實只是單純想反轉一般人對工人的刻板印象,並且也已經做好準備與網軍筆戰了,沒想到這篇文章反而引起很多人的轉載及支持。後來,他又寫了第二篇文章為檳榔西施及娼妓平反,一樣獲得許多迴響,於是寶瓶文化的社長朱亞君留言邀請寫書,幾經討論,他決定專心寫作。書一出版獲得極大的迴響,完全在他意料之外,但仍舊維持工地工作的他說:「這兩年突然多了很多邀約和活動,覺得有點開心,但有點累。」

如果我們判斷人的標準,是用刻苦勤奮,是用力爭上游的努力和對於生活的認真,去決定一個人的品格,那我們不可能看不出來他們值得擁有尊敬,我們又怎麼能夠允許這個社會將他們分別列上不同的標籤呢?—林立青,《做工的人》

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
知道林立青是基督徒的人不多,尤其看到他對社會運動的參與及寫作的論述,彷彿與傳統刻板印象裡的基督徒有所差別。他說,尤其自己是在一個相對保守的教會成長,信仰雖然有時會與他的工作處境產生衝突,但至於為什麼會積極參與社會運動,他覺得這和耶穌的精神其實沒有違和,因為耶穌也是個木匠、是個底層工人、更是個積極社會參與者,尤其祂一直與底層的人站在一起,想到這裡,他就會特別有歸屬感。林立青習慣以《聖經》的角度看待事情,有時未必能獲得教會和主流社會認可,但每當他看見和自己一起做工的人們的傷口,他就為別人禱告。禱告前他必須理解對方的處境,於是為他人代禱的習慣,漸漸的變成寬容的能量,他也因此更懂得去理解別人面臨的處境及壓力。

他笑說,以前工作之餘寫作,工地的人都跟他說:「別寫這些啦!寫工人的事沒人要看。」等到書印出來,遇到貨車司機就跟他說:「你怎麼沒有寫運將的辛勞?」連挖土機司機都說:「怪手你沒寫到啦!」這本書出版之後,他遇到了兩派工人,有一派的人告訴他:「其實工人沒有那麼慘啦!」但有另一派的人告訴他:「還有更慘的你沒寫出來!」於是他開始思考要怎麼拿捏尺度,因為寫得不到位,有人有意見;寫得太清楚,又覺得工人被消費。

他疼惜這些一起工作的人,因為他們有情有義,他笑說,有時工人會聚集在宮廟前喝酒,身為基督徒的他能理解,因為那是他們的文化。經常在酒酣耳熱之間,他們會互相傾吐心事,讓他覺得很不捨這群用生命去換取金錢、辛苦生活下去的人們。更多的時候覺得他們也很可愛,會幫單身的他求姻緣線,這讓身為基督徒的他有點哭笑不得,但又覺得很貼心。

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
關於信仰與工作的衝突,林立青曾寫過一篇文章〈七月十五中元祭,工地普渡好兄弟〉,他提到,工地有幾個特殊日子需要特別處理,例如:開工、上梁、破土、普渡,只有普渡具有大家群聚的一致性。在普渡完,他也常常會分到上面寫著「林主任」的一袋食物,身為基督徒的他,在信仰告白後,將這些食物分派他人,或顧門警衛、逃逸外勞、臨時雜工,或者聽從神的指引,作為另類恩典。

他回想起,有一年他把普渡食物給一位街友,但這人聽到他是基督徒,立刻表示自己也是,於是兩人又再去找尋另一位女性拾荒者。兩個基督徒一起看著對方雙
掌合十回以鞠躬時,這位街友說了幾聲「感謝主」、「讚美主」,就瀟灑離去。「至今不知這樣的我,在普渡時該如何自證信仰?」他如此說著。

談到信仰,林立青難得提及從小的成長環境,他說起自己出身在一個擺攤賣神像的家庭,而且家裡經常有人聚賭。某日有教會姊妹叩門傳福音,讓他和妹妹意外有機會參與教會活動,他說:「小時候只覺得那裡包吃、包喝、包玩,對教會耶穌和底層的人們站在一起因叛逆獲接納而成為基督徒的正面印象,讓爸媽沒辦法阻止我們去。」

一直到他國中二年級那年,因為常參與教會活動,感覺很快樂,所以在很自然地於台北市召會受洗成為第一代基督徒,他覺得教會和外面的世界很不同,少了壓制力,多了包容,因為自己叛逆,在教會卻獲得接納,所以感到很自在。也因為教友看起來都很體面、友善,教會常提供吃食、帶他和妹妹去郊遊、參觀,連媽媽都說上帝把他們兄妹照顧得很好,他們因而影響了媽媽,在5、6 年前也成為基督徒。

跟隨耶穌精神彰顯信仰價值
林立青表示,自己特別喜歡〈四福音書〉,跟隨耶穌的精神,他是個實踐派的基督徒,所以常將信仰化為實際行動,每到教會服事,不僅帶著教會孩子外出活動,喜歡烹飪的他,偶爾也教孩子烹煮,孝敬父母。喜歡孩子的他曾引用麥可• 傑克森的話語來表達自己服事的心情:「服事孩童就是造就自己,我覺得帶孩子是一件非常接近主耶穌的事,孩子們天真愉快的笑容,向我展示了每個人內在的神性。這種單純的美,好直接從他們心中散發,只想向人展現出來。」

林立青說:「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這些孩子或許是祂對這世間仍有祝福的見證。」他想效仿耶穌的實踐精神,每一次的奉獻,都讓他覺得離耶穌又近了一點,這點讓他很快樂。

對於孩子、弱勢和底層人們都相當關心的他,回憶當時創作《做工的人》每一篇章幾乎都在情緒非常不穩定的狀況下書寫的,因為會想到那些人的傷口及委屈,當面對這樣的情緒,他就禱告。基本上寫作對他而言,就是一種禱告,他寫下來,交給神,也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而且能安穩的睡著。

現在的他,多半時候頂著安全帽、腰間掛鐵鎚、十字起子、美工刀等一身工地模樣,穿梭在台灣職災受傷死亡最多人數的工地中,工作雖然很辛苦,卻也在結束一天工作洗漱清爽後的他,回到基督徒加上作家的書寫身分。

他曾說,身為一個監工的寫作者,對他而言寫作是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他知道有痛苦、有感受、有想法或有意見,但他不知道下一步應該如何做起。寫這本書可以改變什麼嗎?他說,根本不能改變社會什麼。

但希望看過這本書的人,在未來遇到故事中的主角們,可以同理或用尊敬的態度面對他們。身為基督徒的他,深信就是要去到最弱小的弟兄中間,去理解、聆聽,與哀哭的人同哭,用生命彰顯信仰價值。他也時常反省,自己取得更多名聲與能力後,是成就自己?還是成就了他人?名聲和才能應該怎麼運用在社會需要的人們身上?他說:「自己所有的眼界都在祂的安排之下,這是身為基督徒該自省的事。」

讓耶穌的價值觀透過故事展開
熱衷於參與社會的他,除了星期日固定上教會外,工作之餘經常出席各項社會運動,面對台灣社會的困境,他提到如《絕望者之歌》一書中,那一群誠懇、直率、熱愛家庭、篤信上帝的人們,因文化的差異、社會的排斥,剝奪了這群人向上流動的機會。他從這本書裡的故事反思台灣現象,並表示:真實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每個人都會看出自己不同的觀點,一個故事可以從家庭親子、教育、勞工不同面向來看。

但若以階級的角度來看:當勞工面臨這問題時,我們的社會有沒有辦法提供一個良好的安全網?而台灣的教育能否提供一個願意努力的人機會,翻轉他原本出生的環境?面對台灣階級固化的問題,林立青也請大家思考:台灣社會流動性是否愈來愈低?財富愈來愈向少數人手裡集中?而菁英階層的人們在制定政策時,是否真正理但不管如何,就如他曾經說過的:「《聖經》中,耶穌一直與底層弱勢站一起,祂教導我們要愛做工的人、愛我們的鄰舍。」又如他在《做工的人》撰寫過程的心境,在代禱下,以書寫的方式紀念這些做工的人們,讓耶穌的價值觀也透過這些故事一一展開,讓更多仍未聽及、未蒙其眷的人能收到這份美好的祝福。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宣教是耶穌基督給予所有人的大使命,如何帶著使命召聚眾人委身,一同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如何讓曾經沉寂的事工單位再次活絡起來,並跨機構廣泛連結更多有志之士?在聯合差傳事工促進會的身上,看到了「再次站立」的美好榜樣。

◎我的一生 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有些人需要打到48針,也許我還算幸運的。」如果認識黃惜時,大概會知道在他生命中幸運的不只如此。他對針頭早就不陌生;現在打針,是為了讓他的身體掙脫病痛的枷鎖,以前注入的,卻是誘惑他步向死亡的漿液——那是毒品,海洛因。然而上帝讓他戒毒成功,難道只是為了個人嗎?

◎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提到公益,或許你想到的是無止盡的付出和苦哈哈的募款人,然而,這個時代的公益事業有了更多創新與永續的可能,「社會企業」就是其中一種方式,為更多人帶來參與公益、改變世界的機會。文章中的他們所持之想法是如何由愛而生?又如何掀起這股蝴蝶效應?

章節目錄

04/向非營利組織學管理──從沉寂到興起 非營利組織再造與新生
10/時兆會客室──做工的人 林立青以寫作為祈禱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物聯網時代之全方位連結 (下)
20/新聞大耳朵──難以置信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心靈禮讚──彰顯上帝的作為
26/從創世記看卓越特質──調整你的生命態度(上)
32/宣教士的故事──我的一生,是軍人、毒蟲與牧師
38/穹光影像──《變身冤家》:擁抱彼此的靈魂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健康醫療──「養蛙」爆紅 紓壓、排解寂寞?!
48/復臨英語小學堂──無限供應
54/樂活人生──愛的蝴蝶效應 我們不可迴避之社會責任
60/紙上讀書會──論醫藥佈道 服務真詮新中文版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