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日

2015年09月:以愛待人 潘欣如微觀洞悉的 信+仰+亮+光(人物專訪)

曾是美術班高材生,卻在大學聯考失利,重考至大葉大學視傳系畢業後確定拍片興趣,拍攝《休止符之夢》,在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碩士班時,創作了三部短片,獲獎無數。劇情以社會關懷及罕見疾並為主。親近上帝、以愛待人的潘欣如:「每一種愛都是出自於同理心。」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
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
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
希伯來書13:2

撰文/陳佳楓
圖片提供/港都網路電視台、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潘欣如





倒茶小妹  變身獲獎無數的導演


        為了支持拍片夢想,潘欣如當過倒茶小妹以及跑腿買便當的執行製作,外表溫柔的她,溫和的態度及語氣,卻有著無比堅毅的個性。曾是花蓮女中美術班第2屆畢業生,卻重考3次才上大學,她常在講座中藉自己坎坷的求學路勉勵學子,只要堅持下去,時間會給你答案。他說,在重考的3年間,曾經焦慮、也想過自己未來要往那個方向走,後來考上私立大學,在畢業三年前到公共電視實習,讓她決定走上拍片這條路。

        最初在電視台當執行製作,掃地、倒茶、買便當各類雜事都要做,才有機會擔任電影場記、編導、副導演,後來才有自己編導的這些作品,也總算拍出屬於自己的得獎短片。
在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碩士班期間,潘欣如總共創作了四部短影片,2003年《休止符之夢》、2008年《上學》、2009年《晚安又早安》、年2010《一天》。直至2014年又在公視發表記錄片《我開了一間公司》,作品皆聚焦在社會與家庭問題中,不僅拋出角色間各自的困境,也訴說著生活的無奈。其中動畫片《休止符之夢》,獲2003年廣電基金大專學生競賽動畫短片組首獎,也轉戰台灣女性影展及各大國際影展,《上學》在台北電影節獲得「台北主題獎」首獎及觀眾票選獎,並入選台灣女性展的評審團推薦片,而《一天》則榮獲金穗獎。

有限篇幅  述說無限社會關懷 


        「每次跌倒的時候,我總是哭得很大聲,但我總告訴自己,我一定會好起來。」電影《一天》中,罹患「裘馨式肌肉萎縮症」的小男孩這麼說。《一天》是潘欣如導演的第四部短片作品。「這是他們的一天,也是他們的每一天」影片簡介這麼寫著。

        久病纏身的小男孩宇翔和媽媽來到醫院,檢驗報告確認宇翔罹患的是無法治癒且會每況愈下的罕見疾病。離開醫院時,宇翔失蹤了……。劇情中描述了宇翔、媽媽、爸爸,和妹妹等,因為宇翔罹患肌肉萎縮症,一天當中全家人面對這件事情的心境,潘欣如導演說,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家庭,讓更多人能關心身邊的人,也能夠更珍惜自己的健康。

        短影片《一天》中,為照料患有罕見肌肉萎縮症兒子的媽媽,幾近崩潰邊緣,短短一天當中,心力交瘁的她帶兒子看病,回程在藥局買止痛藥時,路上兒子一度走失,而女兒放學後還在校門癡癡等著,即將外派到大陸的老公為了籌措醫藥費賣命工作,卻沒辦法在家人最脆弱的時刻陪伴身旁。

        父親補償性地帶全家上館子,一家四口將家庭風暴收攏在小小溫暖的餐桌,無奈中兒女的貼心成為一股動人的暖流。片末母親騎車費心地替兒子綁上安全束帶,路上又下意識地不時將兒子的手拉到自己腰間,至親的愛無時無刻不存在於那些情緒激昂的台詞或表演,而在這種微小而動人的時刻。

        「裘馨式肌肉萎縮症」又稱作肌肉營養不良症即肌肉萎縮症(Muscular dystrophy)實際上並不是營養不良而引起,因為由英文 dystrophy 直譯而來。它是指骨骼肌本身發生進行性病變,致使肌肉漸漸地退化、萎縮,其病因與遺傳相當有關。根據國內醫生的經驗及先進歐美各國的報告,都共同肯定復健治療的效果。多年前還沒有完整的復健體系,裘馨氏肌肉萎縮症的患童到了 10 歲左右則無法走動或站立,而需依靠輪椅或被丟在床上,在 15 20 歲之間,大部分即因肺部感染或心臟衰竭而逝世。

        而最近這種悲劇已因醫學的進步及患童家長們的合作而大為減少了。許多患童因為父母無比的愛心及信心,每天定時愉快地執行治療師教予的運動方法,持續地鍛鍊肌肉耐力、活動關節或使用輔助用具,因而擴展了自由走動的時間及空間,大大地改善了生活品質。

微觀篇幅  洞悉出宏觀真實


        在拍片時,潘欣如有時候會到小學的戲劇社團,也曾到經紀公司作試鏡,最後是從經紀公司裡選出來,為了讓小朋友真實呈現罹患肌肉萎縮症的症狀,她在小朋友的鞋子裡塞了襪子,提醒他不要走著走著就恢復原本走路的方式,這些得病的小朋友們因為四肢無力,所以等於是用全身的力量去牽動雙腳移動,非常辛苦,在拍攝時,也請一位病友家長實際在現場當動作指導,確認這些動作確實是小朋友在當時會呈現的狀況。在短片有限的篇幅中,她希望能夠呈現出大部分罕見疾病家庭會遇到的困境,讓觀眾能多多關注此類疾病,而不僅是讓觀眾看到勵志、光明的那一面。

        潘欣如在拍《一天》的前一年,很親的舅舅因為久病過世,她希望可以把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看法和心情拍出來,也剛好接到了一個拍攝影片的計畫,於是促成了《一天》這部片的誕生。潘欣如曾在出席這部短片座談時,忍不住落淚,許多觀眾也是泛著淚離開現場。也就是在這部片催生之時,潘欣如接觸了基督教。

日常切片 投射普同社會議題


        201211月,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展出「兵馬俑的藝想世界」,在該次展出作品中,潘欣如導演以作品「去旅行」描述流動的意象,如同經常出現在她的影像作品中,路途的風景多變,就像是一場探險,也是她對於「永生」的新詮釋。在該次展覽中,有個潘欣如的小影展,現場參與人不多,如同這個社會對於罕見疾病及社會角落的漠視,但發言卻是踴躍。
    
        要在時間有限的短片中,有力的創作命題,要從微觀篇幅中洞悉出宏觀真實,本來就是一種考驗,潘欣如藉影片凝望悲劇中家人關係的互動張力與質變。

        不僅是《一天》,另一部短影片《上學》中,單親母親開車載一雙年幼兒女上學,同時趕著去見客戶,行色匆匆她放英文廣播要孩子細聽,並叨唸著課業瑣事,姊姊犀利地回嘴,弟弟默默吃著早餐,一陣爭吵中汽車卻在車陣中拋錨……。透過親子間平凡的零星爭執,卻精準勾勒台灣教育中孩童面對的繁重壓力,以及女性在職場及教養子女中拉扯的現實困境,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切片,投射了廣大的普同社會議題。

        在她細膩、精準又溫柔且近乎紀實性的鏡頭下,述說著家庭的羈絆與溫暖,對罕見疾病的關懷。

        在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小講座中,出席舉手發言的單親媽媽、病友家長、小學老師、護士及輔導主任等等,他們的參與及與潘欣如的對話,讓社會陰暗的角落多出了溫暖的曙光。在她的談話中,帶有特別的感受,於是我問:「妳是基督徒?」

她說:「妳怎麼知道?」

「就覺得妳談話中有福音。」

親近上帝  不要忘記以愛待人


        她說,就是在《一天》的拍攝期間,很親的舅舅因久病過世,讓她感覺到對生命的無奈,她覺得人應該有信仰,而後正好有姐妹帶她上教會……。問起即將受洗的她怎麼會作決定,她說,時候到了,覺得應該對信仰有更深的認識。

        2014年潘欣如導演的記錄片《我開了一間公司》在公共電視播出,在接受信仰的洗禮後,她發揮新世代的視野與價值觀,運用當前全球化媒體資訊時代的素材。除了做一名責任制的上班族,「創業」一直是這幾年的熱門選項,越來越多年輕世代投入小型的創業;可以是一個人或是一群人,向政府申請補助、或是連線集資網站向大眾討資金、或是同儕合夥出資,這些都是上一代社會沒有的樣貌。這部片紀錄了三個七、八年級的創業團隊,各自在網路科技、農業文創、社會企業等不同領域,他們以創意突圍,但突圍的過程中也各自遭遇各種不同的頓挫與侷限。

        我們一生中,可能會經歷與朋友失去聯繫、也面臨所愛的人去世離開我們,似乎許多的人際關係是很難長久維繫的。但是藉由禱告,我們卻能無時無刻接近上帝,跟上帝培養親密及永久的關係。潘欣如導演說:「每一種愛都是出自於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同理。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要以愛待人。

        不可忘記用愛心接待客旅;因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希伯來書13:2)
現在的潘欣如也在台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科擔任兼課老師,回花蓮故鄉時,都在美崙堂聚回,平時在台北,則在信友堂,並參加信友的團契。

        2014年及2015年,兩度赴中國東北長春市的吉林動畫學院帶領工作坊的紀錄片和微電影,透過信友堂的長老,找到當地很好的一間家庭教會聚會並參加小組。2015年也參與二部兒少記錄片的拍攝《簡單的美好》、《潘鏑LuLu露營趣》,前陣子已在公視播出,未來仍可看到重播。

購買雜誌:http://ppt.cc/fGBVE

2015年9月時兆月刊 (家庭與健康國際中文版)
時兆文化 www.stpa.org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感覺統合 從遊戲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感覺統合能力可以幫助人正確接收訊息,與外界做出合宜的應對。對個人而言,若是自小發展出良好的感覺統合,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得到較好的成效,有愉快的生活經驗。如何將感覺統合活動融入生活中?《聖經》又是如何教育孩童的教養問題呢?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總是跳不好! 蝴蝶與水牛的恰恰舞
為何將男女互動比喻成「蝴蝶與水牛」呢?因為女人生性靈巧、多變、美麗似蝴蝶,男人則安穩深思也遲鈍如牛。沒有誰好誰壞,who高who低?男女差異如天地,但這設計不是使他們彼此難相處,反倒有上主創造時即已存在、不可思議的美意!

◎撒下盼望記號的種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擁有滿滿恩典的聖樂系統,以詩歌讚美上帝,聖樂悠揚不時的從歌德式建築傳出,這是剛過完150週年生日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以關懷心為出發,關心社區的每一個人,讓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讓每個人享用上帝的慈愛。

【本期目錄】


06/健康的信徒──使女的信仰旅程2
10/時兆會客室──以愛待人潘欣如 微觀洞悉的信仰亮光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
20/新聞大耳朵──二戰70週年紀念 歐習九月高峰會看點十足
22/新聞大耳朵──人的謀算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聖經故事(中英對照)──堅固上帝的百姓
30/黑夜中的明星──過世(下)
34/屬靈補給站──人生的伯樂
38/單身&兩人恰恰舞──總是跳不好! 蝴蝶與水牛的恰恰舞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健康醫療──感覺統合 從遊戲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50/特色教會──撒下盼望記號的種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56/樂活人生──繽紛迷人 俄羅斯手作雜貨
62/生活法律──淺談訴訟費用(下)
66/紙上讀書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

2015年09月:撒下盼望記號的種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台灣特色教會)


教會 X 特色 X 在地 X 社區

上帝祝福的教會,她是社區的幫助
在這裡,它們帶著喜樂敬拜,學習彼此相愛


擁有滿滿的恩典的聖樂系統
以詩歌讚美上帝

聖樂悠揚不時的從歌德式建築傳出

這是剛過完150週年生日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以關懷心出發
關心社區的每一個人
讓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
讓每個人享用上帝的慈愛


撰文、攝影:陳佳楓  圖片提供: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管風琴樂聲揚起  榮神益人事工不歇


        提起教會音樂,很多人會想到人聲合唱音樂以及管風琴音樂這兩種代表。西元824年因複音音樂的發展,風琴首次出現在之後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亞琛大教堂(Aachener Dom)裡,風琴從此在教會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在台灣台南的中西區,有間白色系外觀建築的教會,歌德式的建築,白色的三角屋脊、拱形的多角屋頂、以及極具特色的五角窗,每到春節過後教堂門前開滿粉紅風鈴木,像櫻花般灑布滿地,到了夏天則有著開滿金黃色天空的阿勃樂。這座落於公園路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她是台灣第一間基督長老教會,在教堂內部二樓,也放置有一架具百多年歷史的中型管風琴,重達12英噸,每週主日的十點聚會時便可以聽到管風琴樂聲響起。

        此琴製作於19世紀時,在1964年春天,美國海軍戰艦上免費運載了重達12英噸的兩台管風琴零組件,這也是最早來到臺灣的兩台管風琴。其中的一台裝置於東海大學的體育館,因所處環境受到風力、濕氣、木板震動的影響,導致琴體一度受損,學校想將管風琴轉送給適合的教會,而輾轉被送到太平境教會,教會邀請美國的專家來修護管風琴,原本在學校幾經受損的管風琴,它到了太平境教會卻恢復了光采,繼續它榮神益人的工作。

撒下第一顆種子 台灣最早的教會


        1869年,馬雅各醫師開始規劃台南府宣教中心,當時環境不如現在宣教有那麼多資源和資訊可使用,一切都要靠體力及信心一步步進行,太平境侯良信長老:「我的外曾祖父高長,當時他約二十多歲,有一天要到廟裡抽籤乞求改運,正好遇及馬雅各醫師在約現今的仁愛街水仙宮外傳福音,於是開始篤信上帝,因而成為台灣第一位傳道師。」

        高長跟隨馬雅各醫師離開台南到高雄旗津、鳳山再回到西拉雅教會等地區傳道,設置於1865年,在1901年由吳道源執事所奉獻的這塊土地設立教會,因而有太平境教會,也是台灣最早的長老教會。

        教會上所掛的石碑是英國母會所贈,並將此命名為太平境教會,是為了紀念英國長老教會及馬雅各醫師在台灣所做的宣教貢獻。陳天償牧師:「太平境是馬雅各在台灣撒下第一顆種子的地方,故教會一直把馬雅各精神放在名字當中。」於是稱之於「太平境馬雅各教會」,是為紀念。舊時,因教會所在地為「溝仔底」,又被當地人稱之為「溝仔底教會」。

位於文化古都  旅人一睹風采


        教會目前亦設有歷史資料館,收藏長老教會與馬雅各宣教士相關的文物,有許多學校來進行戶外教學、研究者進行歷史、音樂探查,也因台南是個文化古都,到台南的旅客都會想到太平境教會了解其歷史,及一賭風采,於教會開放讓民眾可預約安排導覽,義務為其服務。

        教會因鄰近市區七條道路交匯之圓環─民生綠園,故在交通便利之餘亦能享受美食如百年粽、餅舖、冰店、蝦仁飯、春捲、冬瓜茶、小卷米粉、炒鱔魚、水果、紅茶、鍋燒意麵、卦包,或一覽府城的文化特色,如湯德章紀念公園、孔廟、台灣文學館、吳園藝文中心、北極殿等。

        而教會旁有座以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的建築物則是原台南測候所,俗稱胡椒管,處於台南市中心最高點「鷲嶺」,落成於1898年,原用於氣象觀測用建築。此測候所為台灣日治時期初期興建的少數大型建築之一,不但年代久遠,更是現代氣象觀測的啟蒙地。在1998年,宣告為台南市所屬的市定古蹟;2003年,又升格為國定古蹟。其氣象觀測的用途是為掌握台灣經濟與民生。

詩歌讚美上帝  教會豐富且感動人心


        陳天償牧師:「教會應該要豐富且能感動人心。」於是琴聲悠揚的教會不只以管風琴來讚美上帝,其聖歌隊的詩歌帶給很多人感動,黃雅琴長老及團員的用心,讓教會聖歌隊成為南部第一個四部混聲的聖歌隊,不但如此,教會也有室內樂團及男聲重唱,在聖樂系統有滿滿的恩典。不同的是,他們都先靈修才練詩歌。而聖歌隊也從以前平均年齡偏高,到現在愈來愈多年輕人加入,而能有所傳承。美麗的風景與建築、音樂悠揚的教會,這也是許多人嚮往到這裡作禮拜的原因。

        對太平境的教友來說,宣教不一定是到國外或偏遠地帶,他們認為該從身邊做起,讓身邊不知道福音、或對福音一知半解的人們可以接收到福音,也有很多人誤以為傳福音就是教義或是拉別人來教會信上帝,但其實是可以為對方做對方需要的事。上帝是出於靈命與愛,醫病不是為了要人們一定得信他,太平境的晨光教學及喜樂園就是出自於此。星期六下午喜樂園,讓很多人能夠來到教會,對教會有更一步的認識。

以疼愛為出發 關心社區的每一個人


        2003年成立的週六喜樂園,邀請專業老師來教社區的孩子,包括十幾種不同的才藝及聖經內容。讓孩子有一個可以活動學才藝活動的地方,現大概有150多位孩子,有很多因為孩子的參與,父母跟著進教會而後全家信上帝,喜樂園的目的就是把上帝介紹給所有人。

        也傳承了馬雅各醫師不只宣教,而是醫療,關心人們身體的疼痛,他是以疼愛為出發,作為關愛,在宣教當中常有一種迷失是我們都以為福音和重要,反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及生活上所發生的問題,我們高築起圍牆,在教會裡快快樂樂、我們敬拜,卻忽略了社區裡。

        而因為很多孩子只會讀書,很多家長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這時候教會便扮演協助的角色。19993月,教會開始結合社區志工和多方資源,針對國小學生的兒童事工,規劃出完整的六年品格成長計劃,在每星期二天早習時間,35位同工的參與來替學生上晨光教學課,包括對教材的開發與設計,10多年來,已經有10所學校9間教會加入品格教育的事工。因為進入校園可以有很多便利性,可以接觸到八千多個孩子,這相對於在教堂活動有著很大的差別。

        晨光教學這也是教會對外一個很重要的窗口,並影響了很多家長和學生,也很多人因此走入教會。在事工中透過每個老師的點子,提升學生的學習樂趣,也在事工中,志工們可以分享自己是如何認識上帝、親近上帝,而認識上帝後生命又有如何的改變,包括可以幫助家庭、孩子、自我成長。他們認為孩子的品格教會很重要,也想利用這個機會來溝通,長大對社會有幫助。而在品德教學中,他們並未跟孩子一起禱告,但團隊在預備工作時,有人說:「我們知道這不是我們,這是上帝賞賜的。」

成為盼望的記號  讓每個人享用上帝的疼愛


        教會的喜樂布偶團宋惠玲團長說:「當初吳道昌長老之所以命名為此,是因為我們希望有一個開心的聚會可以帶給大人小孩歡樂,在開心當中體會神的恩典與愛。」她總覺得他們不是出去服事,而是出去讓上帝訓練,對他們而言這是上帝的一小步,但是對於傳福音來說,這卻是她們的一大步。

        團員舉著布偶笑說:「可別看這一、二分鐘的時間,手舉這麼的高,真的非常的酸,雖然辛苦,但我們一定是盡力撐到最後,要把上帝的訊息傳遞給在座的每一個人。」在大家就像一家人,有些離島的孩子來到台灣,進入教會,受到大家的照顧,就像與家人團聚般。

        陳牧師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的軟弱、都有我們的限制,但是上帝並未看輕我們的軟弱並未忽視我們的問題,他是因為愛我們的緣故、要祝福我們的生命,而來到這個世界、做這樣的犧牲,也是因為如此而讓我們的生命能得到恩典、得到上帝的愛。

        於是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通過如何成為盼望的記號,每個基督徒都成為上帝忠心的僕人進而從事傳福音、關心台灣,讓每個台灣人可以享用上帝的疼愛。用基督福音的精神讓台灣愈來愈好,讓台灣得到祝福,成為上帝賜福的國度。和我們子孫都能在台灣安居樂業。

購買雜誌:http://ppt.cc/fGBVE

2015年9月時兆月刊 (家庭與健康國際中文版)
時兆文化 www.stpa.org



內容簡介


悅。讀。行。旅

◎感覺統合 從遊戲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感覺統合能力可以幫助人正確接收訊息,與外界做出合宜的應對。對個人而言,若是自小發展出良好的感覺統合,在學習過程中通常會得到較好的成效,有愉快的生活經驗。如何將感覺統合活動融入生活中?《聖經》又是如何教育孩童的教養問題呢?聽聽專家們怎麼說。

◎總是跳不好! 蝴蝶與水牛的恰恰舞
為何將男女互動比喻成「蝴蝶與水牛」呢?因為女人生性靈巧、多變、美麗似蝴蝶,男人則安穩深思也遲鈍如牛。沒有誰好誰壞,who高who低?男女差異如天地,但這設計不是使他們彼此難相處,反倒有上主創造時即已存在、不可思議的美意!

◎撒下盼望記號的種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擁有滿滿恩典的聖樂系統,以詩歌讚美上帝,聖樂悠揚不時的從歌德式建築傳出,這是剛過完150週年生日的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以關懷心為出發,關心社區的每一個人,讓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讓每個人享用上帝的慈愛。

【本期目錄】


06/健康的信徒──使女的信仰旅程2
10/時兆會客室──以愛待人潘欣如 微觀洞悉的信仰亮光
16/新聞大耳朵──世界瞭望
20/新聞大耳朵──二戰70週年紀念 歐習九月高峰會看點十足
22/新聞大耳朵──人的謀算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聖經故事(中英對照)──堅固上帝的百姓
30/黑夜中的明星──過世(下)
34/屬靈補給站──人生的伯樂
38/單身&兩人恰恰舞──總是跳不好! 蝴蝶與水牛的恰恰舞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健康醫療──感覺統合 從遊戲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50/特色教會──撒下盼望記號的種子 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
56/樂活人生──繽紛迷人 俄羅斯手作雜貨
62/生活法律──淺談訴訟費用(下)
66/紙上讀書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