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日

2013年04月:老農的熟年藝術春天 TO GO 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熟年人生)

撰文、攝影/陳佳楓 
照片提供/優雅農夫藝術工廠

一個將藝術概念落實於生活的時尚運動,
建構新時代的地方美學價值……
稻田是展場,牆面是畫布,豬舍變藝廊,老屋是文創商店,
老農追尋熟年的春天,化身藝術家,整個農村就是一座美術館!



最後一條水牛喚醒沉睡的農村


土溝里是台南市後壁區轄下的其中一個里,因農業沒落、人口外流,農村裡僅約1700多人,大都是老年人與小孩,有著保守的民風、緩慢的生活步調。在2001年左右,因社會結構的
變遷,讓曾經擁有400多頭水牛的土溝村,僅剩一條,也因這最後一條水牛,喚醒了一群人的生活意識。

2001年由當時的居民與村長,一群四、五年級青壯年組成的「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開始從居住環境的改變、閒置空間的活化做起;他們擺脫傳統的運作模式與思維,以推動家園改造的行動為出發,2002年開始,台南藝術大學曾旭正教授,帶領著一群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學生加入,藉由社區討論的過程,歷經里民從冷漠到支持的艱辛過程,終於融入社區,徵得村民的認同,凝聚社區居民的共識,扮演起資源協助的角色,從居民的生活需求出
發,慢慢建立機制,讓老農村注入了不同的新元素。

從里長家的廢棄豬舍改建成藝術味十足的「土溝客廳」開始,陸續有老農們加入素人藝術家的行列,2002年推動農村新生活美學運動時,有人質疑與社造理論相違,有人笑看這是夢想成分居多的計畫,但在長達十年的努力,土溝農村美術館終於在2012年底開館。

變身藝術家的前一夜


2012年底至2013年的春天,土溝農村美術館展出了「村之屋當代藝術展」,走進土溝農村的鄉情客廳,優雅農夫藝術工廠執行長黃鼎堯先生正為團體作導覽,他描述,當時接近農民,邀請他們創作,老農民們都覺得不可能,但在慢慢引導下,大家終於願意嘗試。

黃執行長回憶:「但隔天,農民的子女們跑來詢問,到底是跟他們父母親說了什麼,為什麼會讓他們一夜未寢?」在詢問之下,才發現原來老農們在深夜努力創作。他指著牆上的鄉情木雕作品:「這就是他們一夜未眠的創作品。」牆上的鄉情畫、馬賽克磚拼貼的座椅,都是素人藝術家與當地生活息息相關的創作。


每個村民都是專業導覽員


「村之屋當代藝術展」在12個展場、17位藝術家、36處作品,以家屋、倉庫、三合院甚至是農田、圍牆、閒置空地作為展場,展出攝影作品、油畫、工藝和雕塑創作等,逛完整個農村美術館,大概約花半天時間,雖然不買美術館套票也是可以看展覽,只不過物超所值的350元套票中,不但有詳盡的資訊,整座美術館的詳細說明,以及贈送開館紀念米1公斤、腳踏車免費租用券一張、紀念明信片、美術館貼紙、村之屋紀念套票、村之屋展覽簡介、美術館探險地圖……。而套票在土溝農村內的土溝鄉情客廳、優雅農夫藝術工廠、水牛設計部落、蘋果柑仔店、良枝柑仔店等地都可購買。

在農村美術館的入口處附近,有棵顯眼的50年老樹,老樹旁有間蘋果柑仔店,因地理位置位於交通要道,因此被當地人稱之為「半路店」或「問路店。」村民大都稱老闆娘為「大姊」,她在傳承中加入創新元素作為經營小店的理念。這可從絡繹不絕的客人吃著大姊手製的碗粿、古早味黑糖剉冰,還有抹茶剉冰之中,了解其用心,大姊說:「碗粿是使用後壁區的再來米;存放一年以上的備米,才能用來製作碗粿;黑糖熬煮不加任何添加物!」

在購買農村美術館的套票後,大姊熟練地向大家介紹土溝的各個角落,她指著問路店旁的馬路:「往這邊走,到林初埤,有木棉花道喔!」從台南後壁區土溝往白河玉豐里的路上(南90線),有兩條著名的木棉花道,每年三月是花開最盛的時期,也是攝影師最愛的熱門景點,位在林初埤旁的木棉道上一眼望不到盡頭。

土溝村是個幾乎沒有人工娛樂的地區,亦不是所謂的旅遊景點,除非能「認同」此農村文化概念,並能與當地居民互動,才能了解在地的諸多故事,其實到土溝玩,自然十分容易與居民接觸,因為路是要用問的!這裡的村民,從小孩到老年人,個個都是專業的導覽員;土溝農村美術館,讓你感動的不只是藝術造景,而是居民的熱情,那股讓社區更美好的認同和共識,營造的不是社區,而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農村裡的「活」藝術


土溝村最大的「牽手路」上有個幸福客廳,以馬賽克拼貼而成的座椅,營造出優雅的生活環境;走進充滿藝術感,以在地元素堆砌的「鄉情客廳」,是農村裡既有的共同記憶,這是由廢棄豬寮改建而成的空間;現在都成了居民接待旅客泡茶聊天的好去處。

藝術家到土溝創作,許多靈感元素都是在與居民的互動中,透過農人對生活的觀察,給了藝術家創作的養分,這些藝術作品大都凝聚了居民對在地的認同與幸福感。當家家戶戶都在曬棉被時,不同的棉被花色堆疊成的景觀,宛如呈現具有在地風情的裝置藝術。

除此之外,走在土溝農村美術館,可以看到路上都是一個個具有特色的人們,他們有著自己的生活哲學與態度,每個都是「活」的藝術品。老農村裡的年輕生命造訪土溝農村美術館時,可以發現兩個賣力導覽的年輕人,他們是「優雅農夫藝術工廠」的兩位負責人陳昱良及
黃鼎堯。從10年前在台南藝術大學讀書而參與了土溝社區的改造工作,至今將土溝農村美術館當作第二個家。他們作的不只是社區改造及推動當代藝術展,更深入在地,協助推動農產品行銷。

在2013年年初,他們協助土溝里農民販賣小番茄,透過土溝農村美術館的粉絲團轉貼分享,短短的兩天,就被30多萬人看見,訂單已排到農曆年後。在美術館的粉絲頁中,可以發現張張照片都有他的意念,連宣傳海報也有人搶著收藏。茄農說,過去小番茄交給行商收購,價錢都會被壓低,現在有了這樣的通路,農民的辛苦不會被剝削,價格卻是行商收購價的十倍。對此,陳昱良說:「現在進行式的土溝農村美術館,除了推動現代藝術展,未來也有可能整合在地農產品,成立專屬行銷平台。」讓農民的辛苦與價值被消費者肯定與看見,這才是他們所關心的事!

美術館是村   村是美術館


在這充滿風土民情的土地上,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精彩的真實故事,這些獨一無二「活」的藝術品,更是呼應了「美術館是村,村是美術館」的最佳寫照!

購買雜誌:http://ppt.cc/fGBVE


2013年4月時兆月刊  ( 家庭與健康國際中文版 )
時兆文化 www.stpa.org



內容簡介
尋找恩典痕跡

四月是個特別的月分,是陰晴不定的春天節氣,是中國清明緬懷故人的日子,也是基督從死裡復活的記念。面對死生課題,人總是忌諱避而不談,彷彿只要碰觸此禁忌話題,宛如預告自己已離死期不遠!

對於死亡,基督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觀點——基督從死裡復活,對信祂的人留下永生的應許,死亡只是睡了,有一天我們要再相見!因為耶穌很清楚說:「我去為你們準備地方以後,要再回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要使你們跟我同在一個地方。」(約翰福音14:3,現中修訂版),這個與耶穌同在的地方,就是永恆永生之處。

復活對於基督徒來說,就是耶穌為我們展現一個勝過死亡的永生盼望。在這個盼望中,我們可以與過世的親人一起在主為我們預備的新天新地裡相聚,這裡沒有病痛、煩惱,只有平安、喜樂,所以基督徒不懼怕死亡。

然而,一般非基督徒比較相信輪迴而非復活,因為復活不啻又是回到痛苦的這一生,永遠無法更新重來,所以無法相信基督教永生的論點。如果,我們將主耶穌想像成母親,我們是祂腹中的胎兒;在孕育的過程中,胎兒無法真正理解母親的愛,惟有出生後,才知道那是創造生命的媽媽,也就是我們的神,我們的上帝。當我們如此思考時,生命不只有今生,而是:今生是永生的起跑點。
現在,讓我們一起敞開心接受神實實在在的諾言,經歷祂賜下的恩典澆灌,領受滿滿豐沛的愛!

06/大學生懂了沒──從大學生活規劃 找到人生價值和定位
12/特別企劃──上帝的醫治使者 台灣烏腳病之父王金河
18/新聞大耳朵──北韓新變數 衝擊東北亞
20/新聞大耳朵──給我一條命?!

屬靈補給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my bible friend(中英對照)──但以理和獅子(下)
28/蛻變的生命──迫害者變成門徒
32/心寧解碼──無私的愛
36/人際界線與自由──有界線,工作好自在!

幸福光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熟年現象──吃對食物 身體排毒好順暢
48/健康醫療──吃對食物 身體排毒好順暢
54/熟年人生──真正平安喜樂的信仰 從「東方閃電」分辨是非與揭示人性的兩難
60/熟年人生──老農的熟年藝術春天 To Go台南土溝農村美術館
66/生活法律──你的遺囑有效嗎?

【發行區域】本月刊發行於全台各鄉鎮市、歐美、東南亞、香港、中國大陸等華人地區。

長期訂閱電話:0800-777-798  單本購買免運:PChome商店